跳到主內容

建立第二顆 zfs 格式硬碟

在 PVE 6.0 以後的版本已經可以在 GUI 介面上可以自行建立硬碟的格式,下次如有機會我在將 GUI 介面上的操作一邊。但如果要刪除 ZFS 格式的話,這目前還是一樣只能用指令方式來進行。

  • 刪除建立錯的硬碟資料
刪除pool

zpool destroy pool-name

因為我有一顆多的硬碟想要加入使用,因此我建立個 ZFS 格式來使用,連到 PVE 主機下指令

  • 建立 zfs 格式針對單一顆硬碟
zpool create -f -o ashift=12 <pool 名稱> <device>

範例:
zpool create -f -o ashift=12 zfspool4T1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
(使用這種方式可避免因硬碟的順序改變而造成陣列錯亂的問題)
  • 建立 zfs RAID1 鏡像
zpool create -f -o ashift=12 <pool 名稱> mirror <device>

範例:
zpool create -f -o ashift=12 zfspool4T1 mirror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
(使用這種方式可避免因硬碟的順序改變而造成陣列錯亂的問題)
  • 建立 zfs RAIDZ 這個陣列同等於 RAID-5 原理,但是要三顆以上才能組成
zpool create -f -o ashift=12 <pool 名稱> raidz <device>

範例:
zpool create -f -o ashift=12 zfspool4T1 raidz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
(使用這種方式可避免因硬碟的順序改變而造成陣列錯亂的問題)
  • 建立 zfs RAIDZ2 這個陣列同等於 RIAD-6 原理,最起碼要有四顆以上才能組成
zpool create -f -o ashift=12 <pool 名稱> raidz2 <device>

範例:
zpool create -f -o ashift=12 zfspool4T1 raidz2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 /dev/disk/by-id/ata-WDC_WD5000AAKS
(使用這種方式可避免因硬碟的順序改變而造成陣列錯亂的問題)
  • 啟用壓縮功能
zfs set compression=lz4 <pool 名稱>

範例:
zfs set compression=lz4 zfspool4T1
  • 將同步取消,可加快寫入速度
zfs set sync=disabled zfspool4T1



參考相關網頁